2025年8月12日-8月16日,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生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新疆财经大学、新疆工程学院承办,北森生涯(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新形势·新生态:高校生涯发展教育创新与高质量就业发展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办,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教授曹华莹参加了此次会议。
在数字化浪潮与文明传承交织的新纪元,就业生态的变革已超越单纯的经济议题,成为关乎文化赓续与文明进程的战略命题。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须构建"数智化+人文化"双轮驱动的就业育人体系,这既是对技术革命的积极回应,更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回归。本次研讨会既是对教育部"数智赋能就业"要求的实践回应,更是对"两个结合"重要论述的教育诠释。
会议包括“融合创新·生态赋能”和“扎根·展望”两个部分,研讨主要围绕新形式下的生涯教育的研究和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生涯教育的体系构建与课程创新两个方面进行。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副主任方伟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党委书记乔志宏教授,台湾生涯教育专家金树人教授和黄素菲教授莅临并分别做了主题报告。方伟主任深刻解读了高质量充分就业与中国特色生涯教育体系。曾湘泉教授聚焦就业市场的短期波动与长期展望进行主题分享。乔志宏教授针对高校生涯教育面临的挑战提出应对思路。金树人教授从文化脉络视角分享新形势下生涯教育发展的华人思考,解读了集体主义、家庭期望对学生生涯抉择的影响,结合本土特色提出促进学生将个人与集体联结的方法。黄素菲教授具体展现了如何讲述历史人物生涯故事,影响启迪学生的生涯思考与抉择,通过生动展现生涯脉络、关键时刻所处境遇与抉择,引导个人发展应如何结合时代需求,在坚守与应变中实现价值。主题报告后,部分高校代表详细介绍了本校的职业生涯教育的亮点。
本次交流研讨会干视角丰富,内容充实,既涵盖了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顶层政策设计方向,又包含了来自基层一线的生动实践案例。会议搭建了院校间相互学习、交流经验的桥梁,不仅为我们开辟了及时掌握最新就业创业政策、洞悉行业趋势变化的途径,还提供了借鉴其他高校优秀就业育人模式、汲取先进工作方法的平台,有力推动了我校就业创业工作朝着高质量、内涵式的方向稳步迈进
本次研讨会成功促成了全国高校生涯教育与就业服务的跨区域高水平专业交流,凝聚起 “扎根本土、融合智慧、服务需求” 的生涯教育和就业服务共识。通过专家学者与高校代表的思想碰撞,勾勒出中国特色生涯发展教育体系的实践路径,为我校生涯教育和就业服务工作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曹华莹/文